用戶名: 密碼:   還沒有賬號?點擊注冊!

工程事故應急預案

發布時間:2013-05-12 19:24作者:cmadminces查看次數:3178次

一、緊急情況救援的原則
事故救援以單位組織救護、同時依靠社會醫療機構、消防部門的支援相結合的原則。
當施工現場的危險源發展成為安全事故時,為了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水平,實現救災減災的目的,制定本項目的安全事故應急預案。使任何可能引起的緊急情況不擴大,并盡可能地排除險情;減少特大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,以及對環境產生的不利險情。
根據本工程特點,現場急救主要針對施工現場高空墜落、物體打擊、坍塌事故、觸電事故、機械事故、火災事故、中毒中暑、化學品泄漏等意外事故造成人身傷害。建筑施工現場可能發生的傷害形式:燒傷、中毒、出血、骨折或肢體斷裂、休克、呼吸及心跳驟停、燙傷、中暑、顱腦損傷、內臟損傷等。
?

二、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

1、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

組? 長:***
副組長:***
組? 員:**、***、***、***、***

2、設立事故應急救援專業隊伍

組長:全面指揮救援過程的實施,同時向120、110等報告,求援。
副組長:組織領導各救援組,對現場進行救護,同時協助組長向外界求援。
1)危險源控制組
組員:**
職責:負責在緊急狀態下的現場搶救作業,及時控制危險源,并根據危險程度及有關化學品的性質采用專用的防護用品、用具及專用工具對危險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消除等。
2)傷員搶救組
組員:**
職責:負責現場傷員的搜救和緊急處理,并護送傷員到醫療點救治。
3)醫療救護組
組員:**
職責:負責在現場附近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醫療救護點,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人員到醫院進一步治療。
4)消防組
組員:****
職責:負責現場滅火、設備容器的冷卻、噴水防爆、搶救傷員及事故后對被污染區域的洗消工作,有工地消防人員或聯系當地消防隊伍組成。
5)安全疏散組
組員:***
職責:負責疏散人員、現場周圍物資的轉移及對現場周圍人員進行防護指導。并在事故現場設立警戒線或警戒標志。
6)物資供應組
組員: ***
職責:負責組織搶險物資和工、器具的供應,組織車輛運送搶險物資和人員。

三、緊急情況應急救援設備

序 號 設備名稱: 單 位 數 量 備 注
1 擔? 架 1 ?
2 應急藥箱 1 ?
3 滅火器 16 ?
4 鐵? 鍬 20 ?
5 消防水桶 10 ?
6 防火鉤 5 ?
7 消防水管 200 ?
8 消防水槍 2 ?
9 消防斧 2 ?
10 砂? 箱 20 ?
11 車? 輛 2

四、應急救援程序

1、救援程序

(1)接到報告或報警后、迅速指派應急總指揮調集車輛和各專業隊伍設施迅速趕往事故現場。
(2)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指派專人引導專業隊伍進入事故現場。
(3)指揮人員到達現場后、應立即了解情況及事故性質、確定警戒區域和事故控制實施方案向各專業隊伍不止任務。
(4)事故得到控制后、由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決定應妥善保護事故、組織相關機構和人員對事故開展調查和救援工作,特大事故由公安部門負責調查。

2、具體要求

(1)現場指揮和各專業隊之間應保持良好通信聯系。
(2)現場車輛需服從指揮人員的安排。
(3)對具有易燃易爆危險的物質泄漏救援時應使用專用工具,救援人員不得穿帶釘的鞋和化纖衣服,手機應關閉。
(4)對有毒物質泄漏或對皮膚有傷害時、應使用防護服、防護手套等。
(5)事故污染區域應有警戒標志。

突發事件發生

?

?

重要事件直接向外部求援

應急救援流程圖

?
N
Y
Y
N
接警
應急成員到位
應急資源調配
現場指揮到位
確定搶救方案
救護隊伍到位
人員救助
工程搶險
警戒與交管
醫療救護
人群疏散
環境保護
現場監測
應急啟動
救援行動
應急結束
總結評審
應急恢復
事態控制
申請支援
現場清理
解除警戒
善后處置
信息網絡開通
專家支持
調查評估
上?? 報
擴大應急
恢復重建
警情判斷
響應級別
信息反饋


?

?

五、應急救援措施

1、危險目標的現場急救方法
(1)當發現有人觸電時,應首先迅速拉電閘斷電或用木方、木板等不導電材料,將觸電人與接觸電器部位分離開,然后抬到平整的場地施行人工急救,并向工地負責人報告。
(2)當有人自高處墜落摔傷時,及時撥打“120”讓大夫抬運受傷人員,應注意摔傷及骨折部位的保護,避免因不正確的抬運,使骨折錯位造成二次傷害。
(3)當發現有人食物中毒或化學品中毒時,及時報告工地負責人,并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(4)當發生機械傷害時,應立即拉閘斷電,將傷員送至安全地,查看傷情,進行自救,若受傷嚴重,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。
(5)當施工現場有火險發生時,不要驚惶,應立即取出滅火器或接通水源撲救。當火勢較大,現場無力撲救時,立即撥打119報警,講清火險發生的地點、情況、報告人及單位等。
2、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,準備應急資金。在門衛準備一副擔架,在木工棚和木材堆放處均設消防架、鉤、桶、鍬、干粉滅火器、消防水桶和砂,準備應急資金1萬元。
3、搶救受傷人員,把傷勢減少到最小程度。傷員用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室后,分管負責人積極配合大夫進行檢查和辦理住院手續。傷員在危險期內,分管負責人不能離開醫院。直至傷員病情穩定后才能離開醫院。
4、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故重復發生,事故發生后,分管負責人,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危險源進行控制,組織有關人員認真保護事故現場,對事故進行調查,分析原因,及時召開職工大會,對職工進行教育,舉一反三。預防事故重復發生。
5、應急救援措施
5.1、受傷出血急救措施
(1)根據出血特點、類型(外出血、內出血)和失血的表現,采取正確的止血方法,阻止出血。
(2)止血帶系在靠近心臟的一端和緊靠傷口處,不能直接纏在皮膚上,其下加毛巾等到做成的平整墊子,其松緊程度以出血停止,摸不到遠端脈搏為合適。
(3)一般情況下,止血帶纏緊時間不超過2~3h,且每隔40~50min松解一次。
(4)纏止血帶后,加上標明止血帶纏上時間的標牌,然后盡快將傷員送醫院。
5.2、避免傷口感染
(1)傷口包扎應采用繃帶、三角巾。沒有時,也可采用毛巾、手帕和衣服。
(2)充分暴露的傷口應先用無菌敷料覆蓋傷口后,再進行包扎。
(3)包扎時應松緊適度,避免在傷口上打結。
(4)對四肢的包扎,應露出指(趾)的末端,以便于觀察肢端血液循環情況。
5.3、骨折急救
(1)本著“先救命、后治傷”的原則處置骨折傷員。即若呼吸、心跳停止時,先使其心肺復蘇;大出血時,先止血包扎,然后進行骨折固定
(2)骨折固定應使用定型夾板和三角巾、繃帶綁扎。
(3)骨折固定時應注意:小腿、大腿、脊椎骨骨折時應就地原位固定;四肢骨折時應先固定骨折處上端;對開放性骨折,嚴禁用水沖洗傷口和敷藥物,應保持傷口清潔。嚴禁將外露斷送骨折送回傷口。
(4)骨折固定后,應迅速將傷員送去醫院。
5.4、搬運傷員
(1)搬運前,應迅速檢查傷員傷勢并進行必要的急救處理。
(2)需要將傷員拖至安全地帶時,應沿傷員身體長軸向直向拖行,不應從側面橫向拖行。
(3)應使用擔架或用椅子、門板做成擔架形式,應穩當牢固,防止傷員從擔架上跌落。
(4)凡頭部、大腿、小腿、手臂、盆骨骨折或背部受傷者,不得讓其坐在車上運送。
(5)傷員的肢體斷離時,不得用水沖洗斷肢,應將斷肢裝入一塑料袋并將袋口扎好,裝入另一個袋內裝冰塊或冷水的塑料袋中,將袋口扎好(切勿使水、冰塊與斷肢接觸),然后用衣服包好,隨傷員一起送往醫院。
(6)搬運傷員時,動作要輕,避免振動,在最短的時間內送往醫院。
5.5、心肺復蘇的急救程序
(1)判斷傷員有無意識,若無意識,應以仰臥體位放于堅實的地面上。
(2)開放氣道,保持傷員的呼吸道暢通。
(3)傷員無呼吸時,應進行人工呼吸。
(4)傷員無脈搏時,應進行人工循環。
(5)用擔架搬運傷員時,應持續作心肺復蘇,中斷時間不得超過5s。
5.6、開放氣道
(1)傷員仰臥平躺于堅實平面上,軀干應呈水平,頭不可高于胸部并使頭部后仰。
(2)以拇指輕牽傷員下唇,使口微張,保持氣道暢通。
(3)頭頸部受傷時,不要隨意搬運傷員。
(4)傷員無自主呼吸時,應檢查口腔,有異物阻塞時應立即排除,無阻塞物時,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。
(5)傷員能自主呼吸時,應繼續保持氣道暢通。
5.6、應急救援人員演練
一是觸電救護,請大夫對救援人員進行觸電救護知識的培訓。掌握觸電救護基本要領。有關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觸電救護演練。
二是摔傷救護,請大夫對救援人員進行摔傷救護知識的培訓,掌握抬運傷員正確方法。有關負責人組織應急救援人員進行摔傷救護演練。
5.7、消防預案
5.7.1、滅火器材配備分布情況
(1)大門口及生活區
配備滅火器4具、消防桶(大桶)1只、(小桶)2只、防火鉤2把防火鍬1把、砂箱1個。
(2)材料堆放區
配備滅火器4具、消防桶(大桶)1只、(小桶)2只、防火鉤2把、防火鍬1把、砂箱1個。
(3)木工棚
配備滅火器4具、消防桶(大桶)1只、(小桶)2只、防火鉤3把、防火鍬1把、砂箱1個。
(4)外包隊食堂區
配備滅火器2具。
(5)備用
存放在材料區2具
5.7.2、具體消防措施
(1)施工現場未經批準不得動用明火。
(2)焊接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有關規定。
(3)施工現場、木工棚、倉庫禁止吸煙。
(4)非電工嚴禁裝電器具,嚴禁私接亂拉電源。
(5)消防器材不得挪用,保證道路暢通。
5.7.3、補救火災方案
如發生火災:
(1)項目防火領導小組必須立即在經理辦公室集合,以最快的速度到火場。
(2)做好人員疏散工作,老弱病的人員盡快撤離現場。
(3)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隊員進行撲救。
(4)控制火險并立即撥通119報警電話,告知具體位置及發生火災的原因。

荔枝视频污版app下载-男人和女人插曲视频的荔枝